盘点!普通本科高校最具优势的专业!好专业不止在985、211,中等生必看!

  • 发布时间:2019-04-01 17:09:24
  • 来源: 我们要学考 微信公众号
  • 阅读:
导读:
今天P仔就给大家一一介绍,这是一篇很长但很走心的干货!大家一定要耐心看完,因为这将会影响你的一生!



广东省高考已经取消一本、二本批次的划分,但在2018年高考录取中仍设“高分优先投档线”,在一定意义上相当于以前的一本线。


没有了一本、二本区分,二A、二B更是早已不再,很多考生跟家长无法直观地了解学校的实力


放眼全国,本科院校一共有1200余所,每年几百万大学毕业生中,本科生超过6成。同是本科,也分三六九等。长久以来的标签如985、211,近的像2017年提出的“双一流高校”。还有最直观的像公办、民办等。


比起重点本科学生来,普通本科学生显得底气不足。因为学校名称不大,在考研、就业竞争中很吃亏。




因此,有些人提出“重本靠学校,普通本科靠专业”。


意思是说普通本科的学校没有学校品牌的加成,只能靠学校的专业,将来才能有发挥的空间。


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,本科是决定生死的录取批次:成绩中等偏上的同学,对应的基本是以前的二A院校,一心冲击公办本科;成绩较为优异的同学,只有规划好保底的本科学校,才能放手一搏冲击名牌大学。能被重点大学录取肯定最好,万一不行,还有不错的公办本科做退路,不至于全军覆没。


说起来简单,怎么筛选出这些不显山不漏水的好大学、好专业呢?


今天P仔就给大家一一介绍,这是一篇很长但很走心的干货!大家一定要耐心看完,因为这将会影响你的一生!






1990年以前,中国部委直属高校一共368所,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35所。随着国家“211工程”的实施,大学分化重组,大浪淘沙。有215所高校划给地方,归省市(区)直属,其中的大部分成为了重点本科,少部分还是普通本科。


这些院校,由于办学早,投入多,底蕴深厚,基础扎实,在某个专业领域里有很强的实力今天回顾部分院校,对高三考生和家长,在选择高校和专业时,也是一个有用的参考。


部分院校的变迁情况见下表(全部368所高校变迁容后推出):


投档数据来源:广东省教育考试院


从上表可以得知,更名后的院校,千人一面,很难从名称上得知其办学实力。通过追本溯源,了解大学的历史渊源后,就可以很好地把握其历史沿革,了解它的强势专业。然后就可以开始着手查询学校往年的录取情况,估测本年被录取的可能性了。我们要学考将推出一系列院校介绍,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高校的前世今生



“国家重点学科”是国家在高等院校中,对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进行详细考核后,择优确定并计划安排重点建设的学科。高校重点学科的多少,直接反映这个学校在全国高校的学术地位、科研水平及培养学生的质量。“它代表了一所学校一个地区学科建设的最高水平


1986年至1988年、2001年至2002年、2006年至2007年、2011年至2012年,教育部开展了四轮国家重点学科评选工作。在评选中,全国高校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(含覆盖)达到了1833个。



从上表可以看出,尽管有的学校名不见经传,有的学校地处偏远,有的学校甚至是“六类院校”,但他们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。如果能考取这些学校,读到重点学科下的专业,四年之后你未必就输给重点大学毕业生。只要努力学习,你甚至能够在考研或就业的残酷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


截至2018年3月30日,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79所,其中:普通高等学校2595所(含独立学院266所)。虽然学校之间师资、硬件各有千秋,但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、特色专业


具体而言,特色专业是指一所学校的某一专业,在教育目标、师资队伍、课程体系、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,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,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,是一种高标准、高水平、高质量的专业,是“人无我有,人有我优,人优我新”的专业。


能被教育部公布为“特色专业建设点”的专业,应该是学校最好(或者是目前重点建设)的专业。近年来,教育部、财政部分批公布了3000多个特色专业建设点,涉及特色专业300多个。



从上表不难看出,无论国字号的、省字头的、还是地市级的院校,都有自己的特色专业。这些专业有的是开办多年的传统优势专业,有的是最近兴起的高新专业,还有不少是省部级重点学科或国家重点学科。在这些专业就读,含金量、性价比都超高。



认真研究院校录取数据,并将院校进行分类。有时候不一定要追求名牌学校,王牌专业也很重要!


想了解更多普通学校的王牌专业,记得持续关注我们要学考哦!